山東濱州沾化:有個漁業重鎮叫馮家! |
2020-06-14 10:00: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:看濱州 瀏覽量: 1302 次
我要評論 |
|  饞guo bao 魚(當地方言)了!驅車來到魯北最大的海產品基地沾化馮家鎮。該鎮市場上常年有渤海灣的海產,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都來此地進貨!最近,漁民們正在晾曬馬口魚,而馬口咸魚在guo bao魚中,屬于中上品,肉多、吃起來方便。剛進入這個小鎮,空氣中彌漫著腥味,街頭海產品店林立!
guo bao魚,是當地方言的叫法,但它并不是指某一魚類,而是一個統稱。從歷史上,這里就一直存在漁民打漁的傳統,以前在渤海灣上打撈出魚后,怕變質,漁民直接在船上就將魚煮熟并放鹽保存,等漁船上岸,就把貨拉到專門的晾曬場或油漆路面進行晾曬!久而久之,這個傳統越來越精細,形成了一個產業鏈。而guo bao魚是這些大大小小晾曬魚類的統稱。因為是熟的、有點咸,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就著饅頭吃,很多飯店上菜前就先上一盤這種魚!
晾曬,也催生出當地一個工種“揀貨”!人們在空曠的晾曬場上分揀各類魚、蝦、蟹、烏賊等海產。該鎮的村民除了種地之外,揀貨也是一個普遍的收入來源,尤其是農村婦女。
筆者發現,該鎮建設有很多市場,蝦皮、海蜇、蝦醬等產業鏈聞名全國和海外!沾化的海產相比冬棗雖然很少出現在報端,但這個低調的產業卻吸引了成千上萬商販在這些市場穿梭,兩眼瞪得很圓,不停瞅著各種各樣的海產品!這里,早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渤海灣海產品批發鏈條,F在很多也都玩起直播帶貨!目前已然成為了沾化標志性產業!一直以來,人們也挺納悶一個問題:馮家鎮并不是距離海邊最近的鄉鎮,為啥它成了環渤海著名的海產商貿重鎮?
其實,除了當地有濃濃的漁民文化之外,它更像一個碼頭!因為當地的漁民一般出海和歸來都是當地一條叫做“秦口河”的河流,它直通渤海灣!當地很多村(比如西山后、西堼、北集等村)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船,也都是漁民戶口,他們一代代都是靠海而生!在交通要道和渤海灣之間的緩沖區,形成一個貿易重鎮,其實很好理解。
山東海洋強省建設,必須依托科技發展!濱州海域是全國主要漁場之一,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此前在講話中對濱州漁業經濟充滿期待,潛力巨大!在馮家鎮往西,有一個“馮家鎮西產業園”,該鎮為了發展自己的海產品貿易優勢,保持腳踏實地從實業發展,筆者看到該產業園正在建設一個比較大的項目“昶昇水產品精深加工”,該廠區占地61.8畝,總投資1.2億元,建設水產品展廳和廠房、辦公樓,購置并安裝海蜇、蝦皮、海參、蝦仁等生產線,該項目建成后將促進上下游水產品發展,拉長水產品加工產業鏈,實現水產品傳統加工向高質化發展轉型升級!項目現場,大型機械和工人在炎炎烈日下正在緊張的施工中,除了這種大型廠房,還有很多精細的小廠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海產品加工。就像廠區外的幾個大字:打造全國產業強鎮。
隨手一寫,小鎮見聞。歡迎補充!
|
|
|
|
資訊分類 |
 |
|
|
|
|